8.6分!《年少日记》为何是年度最高分院线华语片

来源:1905电影网人气:3更新:2024-04-16 15:00:06


1905电影网专稿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导演卓亦谦凭借该片,拿下了新晋导演的奖杯,成为最强新人王!


在此之前,该片已经提名入围了包括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亚洲电影大奖在内的国内外多项重要大奖,更是抱回了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导演的奖杯。


该片自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影展展映以来,场场售罄;在中国香港地区上映之后,短短一个半月收获2345万港币,成为2023年香港地区的华语片票房亚军。



不管是业内的认可,还是影迷观众的支持,电影《年少日记》可谓是过去一年最强的导演首作。影片已于4月13日-14日开启了超前点映,短短2小时,影片在豆瓣从8.5分涨至8.6分,继续稳居过去一年最高分的院线华语电影。



电影因为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让中学教师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的童年往事。


当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下热议话题,社会新闻版面越来越频繁出现相关事件的时候,监制尔冬升和导演卓亦谦凭借电影人的这份社会责任感,用这部《年少日记》展现出这一问题。



这些曾经被忽略的问题,也或多或少存在于我们成长的周边。


而《年少日记》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展现问题的同时,它依旧在教会受伤者如何治愈,这恰恰是这部高分华语片打动观众内心的关键,也绝对是每个家长的必看之作。


日记对话,疗愈自我


电影《年少日记》的英文名叫,“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如果直译,“时间仍在翻篇”。其中,最为精妙的地方则是“Pages(文稿)”。这里的“文稿”在影片中有着两个明确的意向。



第一个是电影开场不久的那份遗书。


当学校工作人员捡到一份未署名的遗书,交给了学校的高三老师之后,老师们商讨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尖子班老师想着成绩,认为只是学生的玩笑;而男主角郑老师则坚持追查轻生者,因为这份遗书,让他想起了自己充满暴力和遗憾的童年时代。



这也引出了“文稿”代表的第二个意象,就是中文片名中的“日记”。


日记作为媒介承载了对当下和过去的记录功能,影片便是以过去(小男孩)-现在(郑老师)双线进行叙事,讲述这段成长。


而电影里第一次提出日记的时候,是小男孩父亲向校长请教,对方是怎么培养出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校长沉思了一下,表示自己让孩子写日记,日记可以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加强父子之间的沟通。



这个对“日记”作用的设定,就已为这部电影设下了题注。


在很多人成长中,日记不仅用于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而且记录自己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当然,几乎每个小孩都遇到过日记被家长偷看的经历。


孩子真的能通过日记和家长完成沟通吗?这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



电影里,这本尘封多时的日记,藏着的是男孩在严厉,甚至畸形家庭环境下的生存。这也真正是电影想探讨的核心问题——原生家庭创伤。


两个时空因为日记开始了一场对话,男孩过去的记录,以及多年后郑老师的回复,两份文稿在同一空间重逢,是一场重新养育自己的旅行,更是寻找自我和解的出口。


家庭创伤,该如何疗愈


导演把故事设定放在中产阶级家庭里,也传递出孩子成长创伤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没有关系,核心还是在于“人”本身。


父亲的设定上,导演做了不少细节。



他第一次在台上演讲时,就提到自己出身家境并不优渥,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有了现在的条件。他对外努力维持阔绰、体面的家庭形象,但一转身,他对妻子说的是,“这个家的东西都是我买的。”他不经意间,已经慢慢把家变成牢笼。



男孩曾经和母亲有一场在车里的对话。男孩觉得自己精神状态不好,每天睡不好,希望可以去看精神科。但母亲直接拒绝了,她不接受,同时也不允许这个情况的出现,所以她只会怪责男孩贪玩。


家庭暴力之下,就连母亲都活在阴影里,一度失去自我。男孩,乃至其他人如何疗愈自我,也是《年少日记》所思考的。



自我疗愈,不是“对不起”


生活在这个家庭之下,男孩最多的一句话是,“对不起”。孩童在成长中的每个答案都是被外界赋予,他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在这个家里,他的安全感来自漫画和玩偶,他的沟通依旧只能和玩偶的自言自话。



真正给予他力量的实则是他最爱的漫画,漫画总是不断告诉他要加油,在长大之后,要成为想成为的大人。


但最后漫画和玩偶没有逃离父亲残酷的处理,只有“对不起”成为了男孩向父亲,甚至向老师辩解的词。因为大人给的答案,和他原来的认知并不一致。



孩子的世界真的该是如此吗?尤其是《年少日记》里的男孩,他试图站在天台,看更远的景色,喊出内心的苦楚,最终或多或少,都被父亲的鸡毛掸子变成了泡影。父亲只希望他能变成一种人,如他的名字一般。



导演对于男孩的成长,很巧妙地通过四次对楼梯的俯拍。大家都知道,如果从上往下看别人爬楼梯的话,一定会有盲区,这就好似成长中遇到的这些种种困境。


从第一次出现是男孩自己,到第四次成为长大后的男主角。


四个镜头,已经让主角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和理解,拾级而上,答案也已经找到,对与错,或许是完成一场自我和解的过程。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日记真的能帮助男孩实现和家人沟通的作用吗?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毕竟在《年少日记》的故事里,每个人可能都会看到自己的过去。


( ¯(∞)¯ 注:文章内容转载1905电影网

Copyright © 2008-2024